香港新聞網1月2日電 “佔
領中環”等團體組織的元旦遊行,人數遠遜主辦方預期。香港《商報》時評認為,“占中”以企圖癱瘓中環、癱瘓政府運作的違法行為,脅迫兩地政府實施違反《基
本法》規定的所謂普選方案;顯然這一公然違法的計畫已被絕大多數市民所唾棄。“占中”若成功實行,只會令本港社會、經濟動盪,法制核心價值橫遭破壞,民主
發展停滯甚至倒退,令2017年特首普選夭折。市民漸漸認清“占中”顛倒黑白、破壞民主進程的本質,對促進本港民主進程實在大有裨益。
《基
本法》規定的普選程式令市民得以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特首,令民主進程大幅提升,和全球先進民主國家地區的選舉程式無本質差異。嚴格按《基本法》實施的普選
才是真正的“真普選”;按《基本法》規定逐步落實政改方案,是唯一令真普選有望成為現實的正確途徑。“占中”的系列活動,阻撓市民將政改討論聚焦在《基本
法》的法制軌道之下,對本港民主進程只起到破壞性的實質作用。公眾應排除“占中”的種種惡意幹擾,杯葛“占中”的一切活動,早日令政改納入《基本法》正
軌。
“占
中”同期舉辦的所謂“民間全民投票”和“占中”遊行的目的相同,都為抹黑《基本法》的真普選性質,暗含破壞《基本法》規定的違法本質,誤導、鼓動不明真相
民眾參與破壞民主進程。其投票內容包括“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的代表性應該予以提升”、“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式不應設篩選機制”、“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式應包括
公民提名元素”,聲稱市民可對三選題投贊成、反對或棄權票。這三題表面上看來已是十分有傾向性的,題目本身已暗含“提名委員會無代表性”、“行政長官提名
是篩選”、“行政長官提名無公民元素”的偏激立場。
《基
本法》規定提名委員會由各大界別推選出的代表組成,具廣泛代表性,是最能均衡各界權益的機構,對其代表性的指控顛倒黑白。沒有提名委員的構成,如何確定有
多少人可以最終參選?難道一萬人報名參選就投票給一萬人?難道各大界別不是由本港公民組成,而是外星空降的怪物,所以沒有公民元素?這些純屬誣衊的選題背
後,是誤導市民以為違反《基本法》規定也是理所當然的精心設置,企圖引領香港走向違法絕路。
本
次遊行和投票是將來發起“占中”的預演。組織者宣稱遊行結束後在中環集會,並拒絕遵守警方若人數過多需疏散、以免影響公眾秩序的規定,和“占中”計畫如出
一轍;也屢次宣稱本次遊行和投票,是作為將來的所謂“和平抗爭”和“公投”熱身。之所以口是心非地稱不是“占中”預演,只因自知公眾支持率漸低,為萬一預
演失敗後留下周旋餘地。一名反對派核心人物昨日宣稱,政府若能凝聚共識就不會發起“占中”。明明是反對派拒絕理性溝通,卻歸咎於港府不能凝聚共識,純屬無
幵之尤。
公眾眼睛雪亮,昨日的遊行集會顯得疏疏落落,遠遜組織者的預期,預演結果顯示“占中”不可能成功。奉勸“占中”組織者回頭是岸,放棄破壞普選、破壞法制的不良企圖,回歸真心為民、理性溝通的正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